
印度標準局公告產品認證新規 台商須提升海外法遵能力
為提升產品品質與消費者安全,印度標準局(BIS)推動強制產品認證制度,要求特定類產品在進口印度或於當地販賣前,無論在境內或境外產製,其製造商必須取得BIS認證,未完成BIS註冊的商品將無法進口、流通或在印度市場販售。
為提升產品品質與消費者安全,印度標準局(BIS)推動強制產品認證制度,要求特定類產品在進口印度或於當地販賣前,無論在境內或境外產製,其製造商必須取得BIS認證,未完成BIS註冊的商品將無法進口、流通或在印度市場販售。
印度2025年GDP預估達4.2兆美元,有機會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當前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對印度有利,也使印度成為台灣企業布局熱點。
德州於2025年5月通過Senate Bill 29,旨在吸引企業註冊,放寬公司經營階層究責,修改法規更利於經營者,可能提高小股東質疑管理層決策的門檻。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7月7日簽署新的行政命令,先是將對等關稅實施日期從7月9日延長至8月1日,並公布第一波14個國家的新稅率,其中日本、韓國均為25%,寮國、緬甸40%,馬來西亞25%,印尼32%,柬埔寨及泰國36%。
美國眾議院於2025年7月3日通過了經參議院修正後的「偉大美麗法案」,預計7月4日由總統簽署生效。
美國參議院於7月1日對「偉大美麗法案」進行投票,最終以51比50的票數驚險通過,由副總統范斯投票打破僵局,其中有三位共和黨參議員未能支持該法案。
美國參議院於美國時間6月28日通過程序性表決,開始就總統川普的「偉大美麗法案」展開辯論,在此之前,共和黨領袖花了數小時努力爭取足夠的支持,以通過這份長達940頁的文件的程序性表決。
隨著全球經濟區域化,台灣企業的策略開始以終端客戶及市場為導向,由過往台灣管理、亞洲製造、全球銷售的經營模式,逐步擴大各區域職能達到就近生產,銷售及服務當地市場。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所長周建宏於2025年6月30日卸任所長職位,7月1日起由徐聖忠接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美國國會即將撤除備受爭議的「第899條報復性稅負」條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主持會計師曾博昇表示,這顯示美國與其他G7國家已就OECD第二支柱(Pillar Two)對美國企業的影響,達成共識性協議,將可望免除美國企業遭受境外加徵稅負的風險。
資誠新世代企業家永續會日前舉辦第二次論壇,主題為「策略轉型 AI應用」,探討AI在企業策略轉型中的重要性,以實際案例分享AI應用,期能協助會員找出最適合自身企業的AI應用策略。
企業薪酬除了代表企業的發展潛力、有助吸引優秀人才加入,隨著上市上櫃公司薪酬政策、自願個別揭露董監酬金與董監績效與酬金之連結等項目列入公司治理評鑑指標,具競爭力的薪酬設計與績效評估制度也成為企業永續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在AI技術的驅動以及產業電氣化的發展之下,全球電力需求持續上升,而能源轉型的浪潮更持續重塑全球能源格局與產業生態。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快速變遷及競爭日益加劇下,資誠創新諮詢公司(PwC Taiwan)與茂矽電子透過合作開啟一項重要的企業AI專案,旨在加速企業營運綜效以及突破營收成長的瓶頸。
美國參議院財務委員會(Senate Finance Committee)6月16日公布「偉大美麗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草稿,以財稅措施為主。
台灣上市櫃公司逾七成是家族企業,創立時間已逾30年,發展到第二至三代,接班傳承將邁入高峰期。
PwC發布《AI代理調查報告》(PwC’s AI Agent Survey),受訪者來自美國308位企業高階主管。調查發現,AI代理不僅是未來趨勢,更已實際應用於工作中。然而,多數企業仍需進行更大膽的策略轉型,以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全球關稅大戰下,東協印尼憑藉優勢吸引投資,轉移製造基地。資誠舉辦研討會,解析投資環境及稅務策略,助企業掌握先機。
為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PwC Taiwan吳偉臺於「亞洲崛起」國際研討會,深度剖析亞洲資產與財富管理趨勢,並探討台灣發展關鍵領域,引領亞洲新格局。
PwC Taiwan於6月6日舉辦「關稅大戰餘波盪漾,變局中企業如何形塑因應策略及行動方案」研討會,透過具體案例,與企業共同探索不同商務情境下,如何透過價值鏈、交易模式及跨國布局的敏捷調整,極大化關稅減免效益,提升商務談判與競爭優勢,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