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川普對等關稅與因應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讓世界各國為之震撼,尤其是臺商目前主要製造廠集中的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莫不受到高關稅的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讓世界各國為之震撼,尤其是臺商目前主要製造廠集中的越南、泰國、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莫不受到高關稅的影響。
臺灣是美國第八大貿易夥伴,每年進口至美國貨品貿易總額占美國進口總額3.5%。臺商在美國主要銷售的產品包括半導體、硬體與元件、消費性電子產品、工業機械等,均可能受到川普的關稅政策影響。
川普競選期間曾表示,當選後將對中國大陸(以下稱中國)進口商品提高關稅稅率最高到60%,其他國家則提高到10%到20%,以鼓勵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增加美國就業機會。
在川普「美國優先」經濟政策下,當台商思考是否在美國建立製造工廠時,應考慮以下常見的問題與注意事項。
美國常用「胡蘿蔔與棍子」政策達成戰略目標,這結合獎勵與懲罰,效果視實施方式與經濟環境而定。川普2.0可能在國內政策與國際關係中應用此策略。
川普即將再度上任,台灣企業如何應對「川普2.0」政策挑戰?台灣在半導體、AI、電子產品和工業機械等領域對美出口具重要地位,獲得市占率,導致美國對台貿易逆差。為適應政策變化,台灣企業應重新評估這些關鍵產品的出口策略。
川普即將上任,台灣企業是否已做好準備?2024年美國選舉結果公布後,各界關注川普當選對政策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川普第二任期的經濟及稅務政策方向,以及這些政策對外國及台灣企業的潛在影響,並分析台灣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中國大陸啟動一連串的移轉訂價查核,一旦稅局展開境內關聯企業長期虧損的調查,工資上漲、閒置產能分攤等常見的理由恐不被接受。而過去有些企業採用的同業利潤功能刪除法,也將不再被稅務機關接受